作为携程金融版图中的重要一环,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(“下称携程小贷”)的业绩体量与其他互联网大厂旗下小贷公司(如财付通小贷、度小满小贷、京东小贷和美团小贷)等虽有明显差距,但这增势却不可小觑。
2025年上半年,携程小贷再度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:实现营业收入2.93亿元,同比增长50.68%;净利润4429万元,同比暴涨132.58%。
而在2024年全年,携程小贷的业绩就已经全面爆发,实现营业收入4.52亿元,同比增长20.28%,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2569.63%。
赢麻了!
01
资料显示,携程小贷成立于2016年12月,注册资本50亿元。作为携程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,携程小贷的经营表现可谓是持续向好。
展开剩余76%从季度数据来看,携程小贷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.57亿元,净利润2396.54万元,相比第一季度有所增长。
同时,尽管总资产增长幅度不大,但营收季度环比保持增长。截至2025年6月末,携程小贷总资产73.87%,较去年同期增长9.71%。
小贷的持续发力,正成为推动携程金融高速发展的关键一环。
当然,携程的金融野心,并不只是小贷。
除了携程小贷外,携程集团控股或参股了大量持牌金融机构,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尚诚消金、三方支付机构程付通支付有限公司,还有融资担保、保险经纪、商业保理等公司。
携程金融为携程集团内的独立事业部,于2017年成立,员工近1000人,主要负责携程集团内的金融业务,其业务分为四大方向:消费金融、产业金融、联名信用卡、支付业务。
据携程集团2024年度报告显示,携程集团的金融服务、网络广告一并归类为“其他业务”,近3年(2022-2024)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5亿元、35亿元、46亿元。另据业内从业者透露,携程金融今年年初时整体在贷余额已超400亿元,2025年还制定了比去年更高的目标。
剖析携程金融做大背后,主要得益于三条业务线的爆发:自营放款、助贷业务、导流业务。其中,助贷业务是基本盘,导流业务发展势头迅猛,自营贷款挣钱效应显著。
从信贷业务来看,携程金融信贷相关业务主要包括自营消费分期产品“拿去花”、自营信用贷“借去花”,以及两大块对外导流业务——“借钱优选”和“大额好借”。
“借钱优选”是携程金融推出的互联网信贷产品快速申请平台,合作机构包括小赢卡贷、度小满、360借条等第三方信贷服务方,对客平均定价在24%以内;
“大额好借”则是携程金融与合作机构联合推出的大额融资服务产品,包括大额信用贷以及抵押贷(车抵贷和房抵贷)等融资服务产品。
导流业务方面,据了解,携程金融的表单导流业务合作的线下中介机构超过200家,这种线下导流业务主要通过表单模式为线下贷款中介门店导流。
今年年初,携程小贷还申请注册了程惠贷、程速贷、程赢贷、程快贷等贷款类商标,显示出其持续扩张的决心。
02
不仅坐拥OTA巨头流量,而且布局了从线上到线下,从助贷到导流,从消费贷款到小微金融的全线业务,携程金融的野心不容小觑。
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,携程金融也面临着严峻的合规挑战。
2025年4月22日,公安部网安局发布的通报显示,携程因“系统性数据合规漏洞”被列入67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移动应用清单。
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检测报告,携程金融的违规行为呈现明显的 “技术+规则”双重规避特征。检测发现,携程金融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,通过嵌入第三方代码(如信贷评估SDK)将用户设备信息、通讯录等敏感数据传输给合作方,且未进行匿名化处理。尤其是在收集用户隐私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时,未单独取得用户授权,也未告知处理敏感信息的必要性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。
这已是携程金融第二次重大违规。2023年8月,上海网信办曾指导携程金融、东方财富等多款金融理财类App运营企业,要求其遵循“最小、必要原则”保护用户信息。
除了数据合规问题,携程金融的贷款利率也接近监管红线。据相关媒体调查报道,携程金融与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平台最高年化利率可以达到23%。这个利率水平接近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,2020年,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做出了明确调整,规定年利率24%以下的民间借贷依法受到法律的保护。互联网平台利用这个上限进行 “擦边”放贷,放贷利率无限接近于24%。
在金融监管趋严和用户隐私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,何以平衡商业野心与合规经营,携程金融,必须要面对了。
发布于:北京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